幼儿数学速算就等于数学好?其实思维能力更重要!
数学早教的意义之一,就是让孩子拥有独立思维能力,不做“伪优生”!
成绩3大分水岭——小学3年级、初中2年级和高中。 每当需要更高一级的思维学习时,就会出现“伪优生”,原本成绩优异的孩子逐渐出现疲态,并掉队。
“伪优生”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孩子的儿童思维发展没有得到深入的锻炼,所有的学习都只停留在浅表的学习。浅表学习,即你教一步,孩子跟着走一步,而不做任何知识的内化和转换!
可往往在解决一个知识点的数学题时,需要的不止是学会这个知识点或背下这个数学公式,而需调动多种思维能力。
比如,这道【何秋光学前数学】在微头条分享的小打卡数学题,就需要孩子同时运用空间知觉、观察、推理等多种数学能力。
每个年龄段,孩子所接收学习的知识是有限的,但能力的培养却可无限延伸。 可以说,思维能力启发的越深远,孩子将来的学习力越强,越不会掉队!
不过相比知识点,思维能力更为抽象,最好的训练方法依然是“抽象实物化”的游戏。 接下来,就分享学龄前充分调动孩子思维力的实践方法!
量的推理
选择3种实物,最好是家里有,孩子熟悉或喜欢的。 比如,水果,我们挑选柚子、苹果和橘子。 指出,“1个柚子和4个橘子重量相等,1个柚子与2个苹果重量相等。”
问孩子,“苹果和橘子谁重?”孩子一定会说:“苹果重。”
然后,继续引导问,“一个苹果等于几个橘子?”
或者问“1个柚子加上1个苹果等于几个橘子的重量?”
还有判断题,“1个柚子加上1个苹果等于6个橘子,是否正确?”
总之,提问可不断变化,当孩子思维水平明显高于游戏水平时,可以多加一种水果,用4种实物进行变化游戏。
这个“量的推理”小游戏,学习的就不仅仅是加减法,而是孩子的数学推理能力,也是以后解体时重要的思维转换方法。
最后,我还要强调,开始游戏时,家长不要简化实物运用,只进行口头上的训练,因为从“具体到抽象”才是孩子思维发展的正确途径,没有捷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