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儿数学10以内加减
3000万孩子受益成长
幼儿数学10以内加减就是数数?思维训练大有门道!
2018.10.5数学辅导
思维训练

早期的数学学习,大部分家长的理解,除了认识数字,就是加减法。 当孩子记住了数字123,家长就忙不迭开始教1+2=3或3-2=1,这真的是相当常见的误区了。

一、正确认识“数”

认识数字,实际上应该从数量开始,并在抽象“数”与具象“量”的匹配中逐渐完成。

孩子早期对数量的感觉来自视觉刺激,并形成什么是多、什么是少的直觉,这种直觉经常被假象迷惑,东西较大或排列不一样都会影响他们给出的结果。这时候,“计数”会解决这个问题。“计数”是计算具体物品的数量,并非“唱数”。

3-4岁阶段,对于较少数量的物品(5以内),孩子可以通过“点数”,顺利数完。但即使是能够数到5了,对于“数字5代表总数”的理解,对于孩子来说,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。

日常生活,可以引导孩子数到最后一个物品(例如,数到3)的时候,用手在所有的物品上画一个圈,大声讲出,“一共有3个”。

幼升小数学思维试题

这样,开始进行,数与量的匹配。 当然,数量超过4或5之后,受认知发展所限,孩子的计数过程就不会很顺畅了。

在各种精心设计的数学游戏活动中,这种能力会得到逐步提升,数量关系得到进一步揭示,例如从数量的多、少到数字的大、小。

怎样教幼儿学数学

很多家长无法想象的是,学龄前儿童对数的认知,一般来说就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。

对一般孩子来说,5岁之后才能真正清晰“数”与“量”。而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,“加减法”需要的基本能力才能得到逐步发展。

二、加减法的四个发展阶段

下面,我们来具体说一说,在学前数学领域,对加减法定义的四个发展阶段。

幼儿数学加减题目

1、表象水平:

通过实物合并、分开的方式进行“计数”。

在这个阶段的小朋友,必须借助自己可以看到、可以操作的身边实物,才能进行“加减运算”(实际上,仅仅是计数)。

例如,毛毛4岁半,碗里有3个葡萄,妈妈又给他2个,这时毛毛可以说出,碗里现在有5个葡萄。

幼儿数学10以内加减

2、直观水平:

学会实物的合并、分开进行计数之后,小朋友就会开始用掰手指的方法进行“加减运算”(其实,仍然只是计数)。

例如,问小朋友,3个葡萄加2个葡萄,一共有多少个葡萄。小朋友立刻开始掰手指,先掰3个再掰2个。 这个阶段是小朋友必须经历的。手指,是小朋友最方便使用、最容易想起来的一个实物。

思维训练

3、半直观水平:

孩子不再掰手指。他们清楚并且坚定地知道,3代表3个葡萄,不需要再数一遍,但加2个葡萄,还需要借助道具或动作来完成。即,在一个数量集合的基础之上进行计数。

例如,说出数字3,再点一下头说4,再点一下头说5,最后回答一共有5个葡萄。 像这样,以一个数字为起点,再接着往下数的方式,我们称之为“接着数”或“累加”。

孩子停留在“半直观水平”阶段的时间会比较长,可以通过一些数学游戏(数轴,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),帮助这个阶段的孩子学习加减法。

幼儿数学10以内加减

4、概念水平:

这个阶段,小朋友看到算式,能完全理解符号和数字的意义,可以不借助道具和动作,进行数字间的运算。

只有到了这个阶段,才可以说,孩子学会加减法了,3+2=5对于他们来说,才是有意义的。

前面的三个阶段里,他们眼中的3+2,就跟我们看到a+f的感觉差不多。

幼儿数学加减题目

如果孩子还有发展到“概念水平”这个阶段,家长不要刻意拔高,在每个阶段进行正确的引导,才是我们应该做的。

幼儿园太多的孩子,加减法是背出来的,到了小学之后对数学计算深恶痛绝,图一时之快,实在是得不偿失。

三、加减法学习的正确路径

怎样教幼儿学数学

1、看图编应用。图片是具象的,在孩子眼中也是有意义的。

2、对应理解加减法算式。数字、符号的含义。

3、分合式、算式的综合运用。先具体实物的分合,再数量的分合,最后数字的分合。

4、思维训练和分合式、算式的综合运用。

通过多角度分类、分合式、加减算式的综合运用,进一步学习加减法。 例如观察图片中小朋友的特征,再进行分类,最后通过图片完成4道算式和分合式。

幼升小数学思维试题
热门标签
思维训练
数学启蒙 幼小衔接 6大模块 26个知识点 9大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 数趣绘本 数学辅导 儿童智力训练 趣味数学题